鋰價高企之下,鈉離子電池成為萬眾矚目的新賽道,在行業標準立項、成本優勢、產業項目加速等多重因素下,2023年很大程度上將成為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的元年。據鑫欏資訊預測,到2030年,鈉電需求有望達到300Gwh。
鈉電新賽道的出現將帶來電池行業新的增長點和新的行業格局,百家爭鳴的技術路線,產業供應鏈的塑造,技術方向的終極選擇等都將是行業關注的焦點。在此背景下,鑫欏資訊舉辦了“2022鈉離子電池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峰會” ,本次會議的主題為:“鈉離子電池----新破局者橫空出世”。此次會議得到了鈉離子領域頭部企業的大力支持,群賢畢至,集結了鈉離子電池領先企業的技術研發負責人及帶頭人,共同探討鈉離子電池的技術突破及未來鈉離子電池產業鏈如何構建。此次會議促進了鈉離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了鈉電池的快速發展,為“雙碳”目標達成貢獻了一份力量。
會議在鑫欏資訊總經理連萍女士的致辭中拉開了序幕。在致辭中,連萍女士表示隨著技術發展,成本降低,將會有更多的研發資金投入到鈉離子電池的技術迭代中,會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從而爭奪到更多的市場份額;鈉電池市場化浪潮勢不可當,其進度和市場應用前景都會超出市場預期。

其后,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涂健先生、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電池工程院院長趙成龍先生、多氟多新能源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劉興福先生、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主任劉中波博士、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劉瑞博士、天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監何廣先生、貴州航盛鋰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副總裁宋飛女士、江蘇翔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龔黎明先生、珠海市賽緯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負責人毛沖博士、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曾韜先生、安徽中基電池箔科技有限公司銷售副總董明先生、貴州浩博儲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勇先生、法恩萊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監王亞洲先生分別發表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涂健先生在鈉離子電池技術及產業鏈發展分析的主題發言中提到以20+ Ah 鈉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為例,在碳酸鋰價格為60萬的情況下,以磷酸鐵鋰為正極材料的電芯的瓦時成本為0.7-0.75元,而NLO鈉電芯的瓦時成本為0.6元,相較磷酸鐵鋰電芯成本節約20%。鈉電池成本的進一步下降有賴于產業鏈中鎳、銅、硬碳、六氟磷酸鈉等原材料的價格回歸理性。因此,鈉離子是鋰離子儲能必要和有益的補充。
在技術路線的選擇上,湖南立方于2022年全面轉向層狀氧化物,4月實現了層狀氧化物的噸級量產,6月實現了層狀氧化物22Ah 的小批量生產。在倍率性能、低溫性能、循環性能和安全性方面,湖南立方都取得了明顯的突破。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涂健先生
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電池工程院院長趙成龍先生在兩輪車用鈉離子電池的開發及產業化的發言中提到鈉離子電池是兩輪車的重要方向。鈉電和兩輪車市場是雙向選擇的,一方面,鈉電未來的應用領域可以覆蓋儲能和電動兩輪車、低速四輪車;另一方面,電動兩輪車是鈉離子電池最有望實現產業化的領域。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將在2023年實現兩輪車用鈉離子電池的規模化供應。
多氟多新能源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劉興福先生在鈉鋰有我---鈉離子電池研究進展的主題發言中提到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在充放電上有較大差距,這對BMS的設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也需要電機電控的配合。因此,鈉離子電池的發展需要整個體系的共同發展,協同進步。作為全國第一家將六氟磷酸鈉市場化的公司,多氟多在鈉電的研究方面受到了以六氟磷酸鈉為核心的新材料的支撐,這是其它企業所不能比擬的優勢。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主任劉中波博士在鈉離子電池電解液的思考的主題發言中提到高價鋰礦使得產業鏈的利潤向礦企集中,產業需要一條破局之路,而鈉離子電池能很好地滿足這個需求。但是,鈉電破局的關鍵窗口期就在2023年,明年將至關重要。
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鈉離子電池電解液的開發上重點關注層狀氧化物/硬碳體系。但這個體系仍存在循環性能差和產氣大兩大問題,因此,在電解液的設計上需要考慮正極、負極中的問題。同時,在與南方科大的合作研究中新宙邦發現,鈉電的SEI膜結構中存在Na?PO?層,與鋰電的馬賽克模型有極大的不同。因此,新宙邦針對以上問題進行了醚基電解液的創新設計,提高了鈉離子的傳輸動力學。

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劉瑞博士在鈉電池正極材料產業化發展中的技術問題及容百實踐的主題發言中提出與鋰電高度相似的產業鏈以及成本優勢使得鈉電池產業從2021年以來取得突飛猛進的快速發展。但是,鈉電池產業化發展仍處于初期,正負極和電池體系均存在多種技術路線,業界仍未達成最終共識。
容百在鈉電池領域的開發聚焦層狀氧化物體系,兼顧普魯士白,同時對聚陰離子材料的開發也逐漸展開。在鈉電規劃上,容百計劃于2023年上半年實現層狀氧化物產品的定型,在下半年實現相應產能的爬坡,達到月產千噸的水平。

在上午的議程最后,來自天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研發總監何廣先生帶來鈉電基礎研究與應用端的挑戰的主題發言。在發言中,何先生表示,鈉電主要的兩個應用場景為低速動力和儲能,這兩個市場與天能息息相關,因此,天能高度關注鈉電的發展。他認為鈉電池是鋰電池和鉛酸電池的補充而非替代。
目前鈉電存在的挑戰在于:一 相關行業規范和產品的國家標準缺失;二 尚未形成規模量產及應用,上游材料售價過高;三 需要重新匹配鈉電池充放電特性的電子元器件;四 缺乏成熟的下游應用示范解決方案。
就天能的市場領域而言,鈉電在低速動力市場的挑戰在于鈉電中層狀氧化物體系過大的充放電區間對于做成模組的三電匹配壓力較大,需要電芯廠與下游主機廠聯合開發才能得到妥善解決。

經過上午的會議,與會者建立了對鈉電池目前產業發展和技術發展的初步認識。在茶歇期間,會議發言嘉賓與聽眾、上下游廠家之間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交換了彼此對于鈉電池產業發展的意見。
